• 新闻资讯景区动态
    栏目导航
    栏目关闭
    【乡村一线】化成镇:打好“组合拳” 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日期:2023/11/9 点击:215

          近年来,巴州区化成镇以“三区同建”为抓手、百强中心示范镇培育建设为依托、群众诉求“大起底”活动为契机,强基建、壮产业、提经济、树新风,实现产业园区化、田园景区化、村庄社区化,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长潭河村产业园区


    园区、景区、社区同建 建出“三生相融”新景象

        这两天,记者走进化成镇长潭河村,村民孙礼贤正在自家门前打扫卫生,看着自己的房子,孙礼贤脸上浮现出笑容。“以前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孙礼贤表示,他家以前住的土坯房,遇到下雨天还漏雨,出门也不方便,吃水用电都是问题。“现在打开水龙头就是干净的自来水,路修到了家门口,还有宽带网络,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红利,坚持‘建、改、保’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危旧土坯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项目,全镇累计新建聚居点32个,安置农户1255户4627人。”化成镇宣传委员辜柏翰介绍,近年来,化成镇探索建立长潭河村“1+3+N”基层治理模式、白庙村“1+3+5”聚居点管理模式,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在符合条件的聚居点建立党组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红白理事会、新居业主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设置“保洁员”“宣传员”“调解员”“便民代办员”“安全员”等“微治理”五大员,积极引导聚居点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推动形成党建引领、法治护航、自治发力、德治沁润的新型社区治理强大合力。

        新居一天比一天好的同时,围绕新居建好产业园区就提上了日程。这两天,在化成镇赵家营村,满山遍野都是已经长到1米多高的枳壳树,产业园区内道路相连、干净整洁,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是从2019年开始发展枳壳产业的。”带领村民们忙着干活的赵家营村党总支书记赵建明介绍,如今村上枳壳的面积共有800多亩。“我们探索实施‘枳壳+’的粮药套作模式,利用枳壳与其他农作物生产空间差和收益时间差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粮食产量,扩大经济效益。”赵建明表示,等明年枳壳正式投产后,每亩土地至少能收益2000元以上。

        “我们始终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三区同建’核心支撑,聚焦市委发展优势大品种和粮食安全战略,将特色产业园区化、景观化、经济化。”辜柏翰表示,目前已建成省级三星级产业园区1个,种植道地中药枳壳7200亩,建成中药材初加工厂3座。依托国有企业巴中秦岭药业有限公司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育苗品种达10余种,培育种苗达100余万株。推行“粮食+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规模种植特色桃李800亩,优质蓝莓、草莓200亩,水稻15800亩、玉米137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9000亩,净作大豆4000亩,牢牢守住粮食安全。

        产业园区建成了,依托园区建好景区又成了下一个目标。这两天,山水化湖景区人声鼎沸,不少市民趁着好天气带着家人到这里来逛逛,欣赏一下美景,再学习一下廉政文化。“这里离巴城非常近,交通也很方便,是周末出行的首选。”市民张清林表示 

        据了解,山水化湖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也是著名的水利风景区。景区区域有清廉区、勤廉区、红廉区、水域观光区4个区域63个景点。“我们依托园区建景区。围绕化成农康旅体融合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化湖内环线自驾游廊道,目前正在精准招商,已对接2家意向企业。”辜柏翰介绍,他们招引上海皇罗集团,投资20.4亿元,规划建设化成山水国际旅游度假区;招引四川鸣池康养旅游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山水化湖鸣池水上运动中心;抢抓东西部协作契机,投资2000万元,建设金巴内衣生产建设项目,目前有工人30余人,月加工商品10000余件;组织筹备举行化成镇“桃花节”“露营节”“环化湖半程马拉松”,可实现旅游收入100万元。

    答好民生诉求考卷 推动省百强中心示范镇建设

        近日,在化成镇长潭河村,村民王小波正急匆匆地前往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交水电费。他告诉记者,以前水电费都需要去镇上交,有时候农忙忘了缴费,家里还会停水停电,十分不方便。现在好了,现在村上什么都有了,大事小事足不出户就能办成,生活一天比一天方便了。

        据了解,近年来,化成镇坚持一统二分三解,答好民生诉求考卷。统筹资源力量。成立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镇村两级群众诉求快处中心(站),统一制定排查、交办、化解、审核、督办、办结、归档七步操作流程,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汇总、一月一研判工作机制,统筹辖区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两所一庭等治理资源,聚合党政干部、法律顾问、网格员、五老人员、新乡贤、社会志愿者等治理力量,系统解决九龙治水问题。

        同时分线收集、分类交办。通过蹲点、线上、信箱、问卷、群众、入户等方式,全域收集政策兑现、社会治安、小区治理等群众诉求,分类建好群众诉求台账;由镇社会治理办牵头,组织村(社区)全面筛选,对无效诉求作好沟通解释;对有效诉求、根据所属领域、性质和难易程度,理清化解层级,分流至村(社区)、各办(所、中心)、区级部门,严格签批程序,避免层层空转。

        此外,该镇还坚持党政干部牵头解、职能部门联动解、自治组织协调解。针对重大诉求,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包案制度,实行一诉求、一领导、一方案、一专班的化解模式,集中会商研判,定期跟踪验靶,推动诉求销号;针对跨部门诉求,由党委政法委员协调辖区派出机构、区级行业部门,召开多方联席会议,研究诉求内容,细化办理责任;针对邻里纠纷等简单诉求,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老干部协会、志愿服务协会等力量,多元解决群众诉求。 

        “我们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的总抓手和市、区的决策部署,把握大势、发挥优势,明确了城市化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主动承接市、区战略部署,赢得了培育创建的主动权。培育过程中,化成镇坚持市、区联动,市、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下沉一线指导把关,定期开展会商研判和部署调度,确保创建培育工作高效落实。辜柏翰介绍,聚焦中心镇改革发展《指导意见》,六大行动、五项改革总体部署和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对标对表一体推进,达标建设过关过硬。目前,化成镇已上榜省级百强中心镇拟命名名单。

        同时,该镇进一步构建城乡融合的区域空间体系、功能完善的基础网络体系、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灵活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激发和释放镇域发展活力,把化成建设成为全市城镇功能疏解的承接地,巴城居民休闲观光的后花园和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的增长极。


    0827-5556111
    Copyright © 巴中市巴州区旅游局 All Rights Reserved.
    金石文化 全案策划